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河中,”石横出山拳”以其刚劲古朴的风格独树一帜。作为这项非遗技艺的第十四代传人,徐小鹏的名字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武术赛事、文化传播与青少年培养的舞台上。从擂台上的冠军选手到武术教育的拓荒者,这位”90后”传承人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武术人的责任与担当。让我们走进徐小鹏的武术世界,探寻他如何将传统武术基因注入现代发展脉络。
从祖传拳法到职业擂台:一个武术世家的现代突围
1998年出生于山东武术世家的徐小鹏,自幼便与石横出山拳结下不解之缘。”小时候练功,爷爷常说;拳打千遍,其义自现;,那时只觉得枯燥,现在才明白这是功夫的根基。”他回忆道。这份家学渊源,让他在2010年山东省传统套路比赛中初露锋芒,以行云流水的招式摘得桂冠。
然而这位传统武术传承人并未止步于套路演练。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搏击比赛,印证了他将传统武术精髓与现代搏击融合的突破。”出山拳讲究;以势催力,以短制长;,在散打擂台上,这种贴身短打的战术让我占尽先机。”徐小鹏坦言,每次站上职业擂台,都是对传统武术实战价值的验证。
金牌教练的育人哲学:让传统武术”活”在当下
退役后的徐小鹏选择将重心转向武术教育。2020年创立的德武国术馆搏击队,短短四年间已培养出几十位冠军。”很多人觉得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是对立的,其实二者完全可以互补。”他独创的”三阶九段”训练体系,将出山拳的桩功、身法与自由搏击的节奏控制有机结合,学员在《中泰一腾搏击联赛》《决战黄河》等赛事中展现出的独特技术风格,成为武术界热议的”现象级”存在。
面对”武术套路是否过时”的质疑,徐小鹏带着学员用成绩回应:在荣耀师门武术套路赛中斩获7金2铜,参赛学员的招式编排既保留传统韵味,又融入现代审美。”我们正在开发VR武术教学系统,用科技手段拆解传统招式的发力轨迹。”这位”武术+科技”的探索者,正试图打通传统技艺与数字时代的连接通道。
文化传播者的破圈尝试:让武术成为青春符号
作为武海寻英栏目创始人,徐小鹏的传播版图早已超越道馆围墙。从山东少儿春晚的武术表演,到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的“非遗武术挑战赛”,他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构武术文化表达。“去年带着学员在六一儿童节表演后,有孩子跑来问能不能用出山拳招式设计游戏技能,这给了我很大启发。
非遗传承人的使命:在守正中创新
面对石横出山拳的传承重任,徐小鹏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清醒:”入选非遗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”他主导的传承人培养计划采用”非遗+研学”模式,学员不仅要掌握108式传统套路,还需学习运动解剖学、短视频运营等现代课程。2024年与山东卫视达成的战略合作,更将武术文化传播推向产业化轨道。
“有人说传统武术正在消亡,我却看到无数可能性。”采访结束时,徐小鹏向记者展示手机里正在制作的出山拳数字藏品,”未来我想建一座武术元宇宙博物馆,让石横出山拳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永生。”
从擂台到讲台,从道馆到云端,这位非遗传承人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武术传奇。正如他所坚信的:真正的武术精神,永远在突破与传承的辩证中生生不息。